顷刻之间,兵丁分散开来,或推门踹户,或翻桌掀案,有人甚至翻检灶灰,院中登时是灰烬飞舞。
他屏息凝神,贴身立于墙后。只觉脚步声渐近,数名兵卒正向潜伏的厢房逼来。
忽有一兵丁眼尖,冷喝一声。
“这厢有异!”
长刀“锵”然出鞘,寒光霍霍,直劈偏房门板。木屑纷飞间,杨清心念电转,脚尖一点,身子似燕掠风,腾跃上横梁。
未及喘息,几个兵丁已鱼贯而入,其中一兵丁听的房梁微微异动,立时反应过来,仰面厉喝一声,横刀便削向梁上。
杨清衣袖一抖,拍落厚积尘灰。
灰尘翻卷,迷人眼目,几名兵卒齐声咳嗽,刹那间刀光落空。
“别让他跑了!”
房外鞑子首领怒喝,声音震得屋瓦皆颤。
兵丁们仰头再寻,却见横梁之上空无一人。骤然,窗纸“扑”然破裂,一道黑影疾若流星,掠出屋外。
杨清方一落地,便听背后呼啸追来。
前巷窄狭,两名兵丁横刀拦截。
杨清眼神一凛,脚步不止,猛然借墙一蹬,整个人如燕子翻飞,贴着刀锋掠过。
衣襟被刀风划裂,几缕布条随风飘散。
追兵怒吼扑来,杨清转身钻入堆满木柴的巷子。背后喊杀声逼近,他忽地扑身滚入柴垛,双手猛地推倒,木柴轰然散落,拦住巷口。
几个兵卒奋力冲撞,却被阻得一滞。杨清早已借机翻越旁侧低矮砖墙,身影消失在浓烈日光中。
翻墙而出,少年只觉心口剧烈起伏,背脊不觉尽是冷汗。脚步却不敢稍歇,沿着巷弄一口气奔至长安城中另一头。
再回望身后之时,追兵已无踪影,他这才暗暗松了口气。抬首望去,巷道尽头豁然开阔,眼前竟是一条热闹非凡的主街。
往前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,正是长安城中一繁华集市。
只见此处店铺林立,珠宝行、香料肆、胡商的珍奇器玩铺陈其间,叫卖声与异域口音杂糅,熙熙攘攘,宛若百国云集。
然杨清此刻惧怕追兵骤至,无心观赏,只得低首垂眸,以连帽覆头,混迹于人群。
不觉之中,夜幕已然降临,街巷灯火如昼,喧嚣更胜白日。
灯笼高悬,红光摇曳,卖艺者翻腾跳跃,锣鼓震天,食肆飘来烤肉与陈酿的浓香,行人如织,摩肩接踵。
杨清对这番繁华烟火没有半点兴趣,兀自垂首缓行,忽闻前方一阵人群聚集,只听一股洪亮之声,穿透喧哗,铿然入耳。
他心头微动,循声挤入人群。
只见一皓发白须的老者立于人群中央,他头戴方巾,身披长袍,手持折扇,眉飞色舞,正绘声绘色述说着什么,周遭听众目不转睛,津津有味,时而屏息凝神,时而点头称叹。
“话说那神雕大侠杨过呐!仗玄铁重剑行走江湖,携威猛神雕纵横四海,襄阳城下力抗蒙古铁骑,万军之中取蒙哥大汗头颅,威震天下,实乃当世无双之豪杰!”
听众闻言,纷纷拍手叫好,赞叹声此起彼伏,有人高呼:杨大侠真乃真英雄也!另一人附和:天下豪杰,唯杨大侠一人耳!
杨清立在人群之中,心中暗潮翻涌。没想到自己这位爹爹威名如此之盛,竟连这蒙古治下的长安城,亦无人不晓其名号。
“先生,你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却不知可知神雕大侠之妻——终南仙子的事迹么?”
人群中忽有一大汉,笑问道。说书人闻言,抚须一笑,清声答道。
“自然知晓!终南仙子,江湖皆传其不仅容貌奇美,武功更是高绝!其名头丝毫不输神雕大侠!”
杨清心头一震,暗暗失神:终南仙子?
难道便是娘亲?
脑海中倏地浮现出那道素白背影,胸臆酸楚难当:娘亲,您竟有此名号,孩儿竟也不知……
未待他多想,那说书人又开口说了。
“然诸位恐不知晓,这终南仙子来历非凡。相传她本是秦岭深处的一条雌蛟,修炼千载,后得古墓派高人点化,方得化形成人,故世人又称她为——小龙女。”
杨清听至此处,眉头紧锁,心道:胡言乱语!
娘亲清白高洁,何来蛟龙化形之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