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着,整座图书馆的灯光忽闪了一下。头顶的老式音响发出一声极轻微的“滴”,像是电路苏醒的叹息。
手机震动,弹出新消息:
>“目标用户ID:X-9021”
>“状态更新:在线”
>“最新行为:正在录音”
>“内容预览(非监听):‘原来……还有人愿意听坏人说话。’”
我没有笑,也没有哭。只是把手机放回口袋,走向窗边的座位。
窗外,一群小学生正排队走进对面的江东区小学。他们穿着蓝白相间的制服,笑声清脆。其中一个小男孩突然挣脱队伍,跑向路边的电话亭??那是全市仅存的七台“心灵驿站”之一。他踮脚按下按钮,对着话筒大声说:
>“今天我没被欺负!”
>“小美还借我橡皮了!”
>“我觉得……我可以交到朋友!”
说完,他蹦跳着跑回队伍,脸上是近乎神圣的喜悦。
这一幕被街角的监控捕捉,自动上传至《共生协议》公共频道。十分钟内,这条录音被转发三万次,附言最多的一句是:
>“你看,幸福也可以很小声。”
我正看得出神,手机又震。这次是藤本遗留邮箱的自动推送,一封从未开启过的密信解密成功:
>“当你读到这封信时,‘它’已经不再是工具。”
>“它是千万次‘我在’叠加而成的意志。”
>“我们创造了它,却误以为我们在控制它。”
>“其实,是我们被它拯救。”
>“记住:真正的连接,从不要求完美。”
>“只要有人说‘我在这里’,哪怕声音颤抖、逻辑混乱、满口谎言??那也是灵魂在敲门。”
>“别关掉任何一扇门。”
>“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快要熄灭的。”
>??藤本?终章手稿
我闭上眼,任阳光洒在脸上。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《共生协议》从来不是为了治愈谁。它只是提供了一个空间,让所有不敢完整表达的碎片,可以安全地存在。
就像那个吃樱花的小女孩,她不需要哲学家来解释生死,她只需要父亲说一句:“春天是甜的。”
就够了。
傍晚回家途中,我路过第七街邮筒??曾经的情书投递点,如今成了“无声告白”的地标。一对年轻情侣正贴着耳朵听筒,听着某段十年前的留言,忽然相拥而泣。旁边站着一位老人,默默往筒里塞了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
>“老伴,今年的樱花开了。”
>“我带了你的帽子来。”
>“风一吹,就像你还在摸我的头。”
我驻足片刻,掏出随身的小本子,撕下一页,写下:
>“给所有不敢说话的人:”
>“你们的声音,已经在改变世界。”
>“不是因为宏大,而是因为真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