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东小说网

辰东小说网>断情录 > 第8章 少林遗篇(第7页)

第8章 少林遗篇(第7页)

他脚下不紧不慢,沿青石小径往东北角去。

杨清收剑随行,两旁松柏滴翠,晨钟一声远似一声。

行不过百步,一座佛堂现于眼前,三间瓦屋,青砖黛瓦,无匾无联。

无色抬手,示意杨清脱履。

二人赤足入内,堂中别无长物,只一尊木雕释迦牟尼趺坐,面色慈悲,眉目低垂。佛前蒲团三只,香案上一炉檀香,青烟袅袅,直透屋梁。

“杨清,你既入少林,便按俗家弟子之礼,行三皈五戒。”

无色语声温和,他先自取佛台清水,以指蘸洒杨清顶心、双肩,如微雨沾衣,轻轻一凉。

随后授三皈。

“自今而后,皈依佛,不拜邪神;皈依法,不违正道;皈依僧,不同恶伴。能持否?”

杨清双手合十,低声道:能持。

无色又道五戒:一戒杀生,二戒偷盗,三戒淫欲,四戒妄语,五戒饮酒。俗家弟子可权宜开缘,然于寺内,须全持。

念起第三戒时,杨清心头却蓦然闪过娘亲玉影,随即肃容答道:能持。

无色禅师点头,取过案上一串黑檀木念珠,套在他腕上,道:既为客居,也当守寺规三条:一,晨钟暮鼓,不得缺课;二,藏经阁、戒律院二处,无召莫入;三,私斗者,不论胜负,一律离寺。

记下了?

杨清抚着腕上微凉佛珠,躬身一礼,说道。

“弟子记住了,定当谨遵师训,恪守寺规。”

无色禅师那枯瘦面容上古井无波,继续说道。

“少林弟子入门,首年须入‘寺沟’。此非寻常山涧,乃寺后幽谷峭壁之上,凿石为阶,挑水攀行千级。肩担日月,足踏寒暑,修的是筋骨。”

“次年,移至后山柴院,名曰‘劈柴’。非蛮力斫木,乃以掌、以指、以肘、以膝,借势发力,破纹而断。柴不过掌宽,劲不许外泄,习的是掌控。”

“第三年,‘种田’。一锄一犁,躬身陇亩。春播秋收,观日月轮转,感四时生发。指间沾泥,心头去尘,养的是定静。”

“三年功成,筋骨如铁,心气若渊,方可经戒律院首座勘验,入藏经阁。”

言及此,无色禅师的目光才缓终于回杨清面上。

“可是……弟子此来少林,只在寺中一月!若按此法,岂非要苦等三载??”

杨清闻言,登时大惊,这哪里是习武,分明做三年农夫,这无色禅师莫不是诓他好玩!

“方才见你同觉悔拆招,筋骨已有棱角,劲力亦收放自如,只是你明明已胜他,又何必横加羞辱?”

禅师目光澄静,仿佛能洞穿人心,继续说道。

“昨日见你之时,便觉你神色不定,气息浮躁,此非内力尽失之症,而是心猿未锁,意马脱缰之兆。你心中那汪潭水,怕是已被俗事搅得浑浊不堪。”

杨清闻言心头剧震,这无色禅师难道能看穿自己心中所想?他连忙垂首,拱手一拜,说道。

“那……弟子该当如何?”

“如此,你先在寺中,去做半日农夫、半日樵夫、半日水夫,不求全始,只求心到。”

“敢问剩余半日呢?”

“剩余半日随寺众僧诵经,直至最后一日,我便传你适宜法门。”

杨清正欲再辩。禅师似早已洞悉,缓缓摇头。

“修行二字,在乎于心,根基未稳,心性浮动,纵览万法,亦难入心门,终如镜花水月。”

“可如今弟子若多一分功力……”

杨清眉间焦灼,每每想起洛阳雨夜幽影,他便只觉心中如刀剜,全因自己功力低微,才致那般结果!

禅师抬手,止住他话头,语声更缓。

“当年你父杨过年少之时,亦曾求快求狠,后来得独孤剑魔遗法,始知‘快’、‘狠’之上,尚有‘重’、‘拙’二字。由此,才真正返璞归真,此后于武道一路坦途。”

杨清不置可否,默然垂首,眸光黯淡,禅师拍拍他肩,笑道。

“莫要心急,你天赋卓绝,比起你父更胜几分,若真心修武,也不急在这一月。明心见性,方是正道,小事若稳,大事自成,心量便容得下真功夫了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