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火传九域,始于一炊。”
他将笔记投入火中。纸页未燃尽,便化作灰蝶飞舞,每一片都刻着一个名字??那些曾在饥荒年代分粮的人,那些在战乱中坚持开灶的厨工,那些在外星基地偷偷多做一份饭的技师……他们的名字在空中盘旋一圈,尽数落入锅中。
粥成了。
林素娥盛出一碗,放在石台上。
“等的人,还没到。”她说。
众人守候。
日头渐高,巷外市声渐起。味州城苏醒,车马喧嚣,可这小院依旧静谧如初。直到午后,一辆老旧电瓶车吱呀驶来,停在门口。车上下来一个少年,十六七岁,瘦弱,穿着不合身的校服,怀里紧紧抱着一个铁皮饭盒。
他站在院门前,望着铁锅,眼神复杂。
“你是……”老学者迎上前。
少年低头,声音很轻:“我叫宁小满。我爹……是宁拙。”
全场死寂。
林素娥手中的木勺“当啷”落地。
“你说什么?”她几乎是在颤抖。
少年抬起头,眼中含泪:“我娘临终前告诉我的。她说,我爹不是死了,是散了。他去了每一口锅里,去了每一个愿意为别人烧饭的人心里。她让我长大后,一定要找到南街七号……把这饭盒还回来。”
他打开怀中饭盒。里面没有食物,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:年轻的宁拙蹲在地上,正往地缝里倒最后一口粥,旁边站着一个孕妇,温柔地看着他。照片背面写着:
>“留给将来的孩子。愿他不必再饿着等一顿饭。”
林素娥捡起木勺,一步步走来。她蹲下身,捧起少年的脸,仔细端详。忽然,她笑了,眼泪却滚了下来。
“你眼睛……和你爹一样。”她说,“亮得能照见人心。”
少年不懂,只觉胸口发烫。他看见铁锅,看见那圈印记,看见空气中尚未散去的名字灰蝶。他忽然明白,这不是普通的灶台,而是一座纪念碑,一座活着的坟墓,一个不断重生的灵魂祭坛。
“我能……做点什么吗?”他问。
林素娥站起身,指向锅:“你会做饭吗?”
“不会。”少年摇头,“我妈病了十几年,我一直照顾她,可从来没做过饭。她说……怕我做得不好,对不起你爹的名字。”
林素娥沉默片刻,然后说:“那就从今天开始学。”
她牵起少年的手,带他到锅前。教他淘米,教他控水,教他掌握火候。少年笨拙地操作,米洒了一地,火差点熄灭。可每一次失败,锅底的印记都会微微发亮,仿佛在鼓励。
到了傍晚,第一锅由宁小满亲手做的粥终于出锅。
不成样子,米粒半生不熟,盐放多了,姜切得像指甲片。可当林素娥尝了一口,她哭了。
“就是这个味道。”她哽咽道,“宁拙第一次做饭,也是这样的。”
那一刻,铁锅再次震动。九道虚影再度浮现,环绕锅台。但这一次,它们不再只是旁观者。第一道虚影??穿蓝布衫的小女孩??伸出手,轻轻搭在宁小满肩上;第二道机械体守望者Ⅸ型??胸前灶火跃动??将一枚微型燃料芯投入锅底,助火不灭;第三道雾族生命体??体内晶体闪烁??释放出一段频率,让粥香穿透维度,传至深空……
第九道虚影,是现场每一个人。他们的影子被拉长,投入锅中,与宁小满的身影融为一体。
锅中星海再现,但这一次,星图不同。不再是单一行星围坐,而是无数文明同步响应。火星第七区的共膳中枢自动调整供能模式,开始模拟“家常菜”节奏;木卫二的仿土稻田开出第一朵花,花瓣形状酷似饭勺;金星轨道站的AI停止调试,转而生成一首新童谣,歌词只有两句:
>“锅开了,孩子。”
>“不怕,有饭吃。”
而在银河边缘,那艘银灰飞船的舰桥内,船长看着屏幕上的新提示:
>“检测到双灶节点激活。坐标:地球,南街七号。共鸣频率:血缘+记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