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东小说网

辰东小说网>相国在上 > 254人人如龙(第1页)

254人人如龙(第1页)

桑承泽就算再笨也知道自己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。

倘若换做旁人对桑承泽说这番话,他定然不屑一顾,只当对方是在胡说八道,然而薛淮终究不是普通人。

之前桑承泽对薛淮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,今日亲。。。

朔州的雪,来得比往年早。一夜之间,天地素裹,山河寂寥。李昭立于城楼之上,披着旧日征袍,望着远处被积雪覆盖的望月墩,碑影朦胧,如梦似幻。三年前那一场地宫之行,仿佛一场大梦,醒来时江山未改,人心已变。

他手中握着那柄皇帝亲赐的“如朕亲临”剑,剑身冷冽,映出他两鬓微霜。这三年,他辞官归隐,不问朝政,却从未真正放下。七镇军营中的铜镜每日晨昏受香火供奉,士兵们口耳相传:“相国在上,护我边疆。”可他知道,那面镜子里藏的不是权力,而是责任??一种无人能卸下的重担。

白发老者离去后,李昭命人彻查海外诸岛志书,却发现所有关于孤岛的记载皆被刻意抹去。唯有一本残破的《海夷图志》中提及:“东南三百里外有黑石屿,形如伏龟,潮退则现古庙遗址,传为前朝‘影社’遗墟。”他心中一震,“影社”二字赫然与“镇国影司”同源,而“士人结社以抗暴君”的传说,在民间早已湮没无闻。

他召来哑女,见她已长成清丽女子,眉目间依稀有沈砚风骨。她自幼习琴,如今已能弹奏《大同篇》全曲,音律所至,竟能使地下机关隐隐共鸣。李昭取出金印,置于案上,轻声道:“你师父观微,是否也知第四册《遗训录》的存在?”

哑女凝视金印良久,提笔写道:“师尊曾言:‘影起于文脉,非生于皇权。天下有道,则影隐;无道,则影出。’他说,真正的‘影司’不在紫宸地宫,而在读书人的脊梁里。”

李昭默然。原来百年之前,先帝并非创设影司的第一人,而是继承者。那场对抗暴君的秘密结社,由十位进士联名发起,以《礼运》为誓,以血书立约,代代相传,直至被皇室收编、改造、封存。而今所谓“镇国影司”,不过是原初理想的残影罢了。

“所以……我们一直走错了路?”他喃喃。

就在此时,边关急报传来:漠北铁勒部突袭雁门关,烧杀掳掠,且其首领手持一面黑旗,上绣松纹盘龙,旗角绣着五个小字??“松阁正统”。

李昭瞳孔骤缩。三年沉寂,对方终于亮出了真面目。这不是普通的边患,而是政治宣战。他们打着“松阁”旗号,意味着要重建那个操控朝堂数十年的秘密组织,并以此挑战皇权合法性。更可怕的是,若他们真掌握第四册《遗训录》,便可能揭穿“影司”本属士林共治之器,而非帝王私产的事实,从而动摇整个王朝统治根基。

他即刻召集归影卫残部,二十一名精锐自各地赶来,皆是当年参与地宫之行的老卒。众人齐聚矿洞密室,青铜镜悬于中央,映着烛火跳动,宛如一颗搏动的心脏。

“这一次,”李昭环视众人,“我们不再只为一人复仇,也不再仅为一朝尽忠。我们要守护的是‘影’的本质??它是制衡,是警醒,是士人对天下的担当。”

话音未落,洞外哨骑飞奔而入,气喘吁吁:“将军!西蜀方向有异象!青城山巅夜夜现紫光,百姓传言‘天书将降’,已有数千僧道奔赴山中,称要迎‘真主归位’!”

李昭心头一凛。观微出身青城,若第四册《遗训录》真在那里现身,必是一场惊天风暴。他当即决定亲赴西蜀,但此行不能带兵,否则会被视为叛乱。于是他换上布衣,扮作游方学者,仅携哑女与刘三同行。

一路翻山越岭,沿途所见令人心寒。村庄荒芜,赋税沉重,官吏横征,民谣四起:“紫宸空挂龙椅冷,松根暗绕宰相坟。谁持大义开天眼?唯有孤臣照黄昏。”这些歌谣显然出自同一源头,且传播极广,背后必有严密组织。

抵达青城山脚时,已是春分。山门前香客如织,黄幡猎猎,诵经声不绝于耳。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矗立山顶,台上供奉一尊青铜匣,形状竟与李昭所造铜镜极为相似。主持仪式的正是那位灰袍僧人观微,但他身旁站着一人,身穿赤红道袍,头戴七星冠,面容陌生,眼神却凌厉如刀。

李昭混入人群,听见信徒低语:“这位是‘承天真人’,乃先帝托梦所选,将开启天书,重定乾坤。”

他心中冷笑:又是一个借神权立威的把戏。然而当他靠近高台,忽然察觉空气中飘来一丝熟悉的朱砂气息??与当年盲琴师断发上的气味完全相同。他猛地抬头,发现那赤红道袍的袖口内衬,竟绣着半幅《春秋繁露》残章!

“是他!”李昭几乎脱口而出。此人正是当年调包《春秋繁露》、导致沈砚书房失火的幕后黑手!而今他竟以“真人”身份重现,显然是“松阁”最后的棋手。

当夜子时,祭典开始。观微登台,双手捧起青铜匣,朗声道:“今夕,天机将启。此匣中藏有先帝亲撰《遗训录?终卷》,记载‘影司’起源与废立之规。凡心怀苍生者,皆可见证。”

台下万众屏息。只见他缓缓开启匣盖,一道金光冲天而起,映照整座山林。然而就在光芒最盛之际,一道黑影自林间疾射而出,直扑高台!

李昭反应极快,拔剑跃出,截住刺客。两人交手数招,对方武功极高,竟是“影营”嫡传身法。待逼退对方,那人已被擒下,面具脱落,竟是裴???那位三年前称病归隐的兵部侍郎!

“你为何刺杀观微?”李昭厉声质问。

裴?仰天大笑:“刺杀?我是要阻止他篡改历史!那匣中根本不是《遗训录》,而是伪造的伪书!真正的第四册,早在二十年前就被他藏匿了!”

全场哗然。观微神色不动,淡淡道:“裴大人,你已被‘松阁’洗脑太深。今日之举,不过是为了掩盖你们谋逆的罪行。”

“放屁!”裴?怒吼,“我父亲裴仲衡当年便是因拒绝加入‘松阁’才被构陷致死!我隐忍三十年,就是为了揭开真相!你们口口声声说‘影司’为天下大义,实则早已沦为权力工具!第一代影司统领是谁?是太学博士陆九渊!他因弹劾昏君被车裂,尸体挂在城门三天,百姓都不敢收。他的遗愿是‘士不可辱,国有疑难,群起而救’!可后来呢?你们把它变成了皇帝的暗卫、宰相的爪牙!”

这一番话如惊雷炸响。李昭浑身颤抖,他终于明白为何沈砚临终只留下“不负苍生,不辱此心”八字??因为真正的忠诚,从来不是效忠某个君王或组织,而是守住那份最初的理想。

他转向观微:“你说你是守护者,那你告诉我,第四册《遗训录》在哪?”

观微沉默片刻,终于开口:“在我手中。但我不能交给任何人,除非他能通过‘三问试心’。”

“哪三问?”

“一问:你为何执掌权力?

二问:你为谁而战?

三问:若天下皆错,你是否仍敢独行正道?”

李昭深吸一口气:“让我来答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